原标题:追忆“大陆回澎探亲第一人”往事:在家书里看见“外公的澎湖湾”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上世纪80年代,一曲《外婆的澎湖湾》红遍两岸。当来自台湾澎湖的歌手潘安邦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演唱这首歌时,年过五旬的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居民黄友恭正积极为回澎湖老家探亲做准备。1990年,他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成为“大陆回澎探亲第一人”,在闽台两地轰动一时。今年7月,85岁的黄友恭去世。他的外孙女、定居台胞林汤安怡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讲述“外公的澎湖湾”背后,隔不断的两岸亲缘。
分离四十年:通信波折 常常寄丢
“恭儿收知,收到朝夕盼望的信息,内心之欣慰是无可比喻……”
“三弟你好,接读来信,如获至宝,全家人狂喜万分……”
“三哥,我是您的六弟,对您我是完全的陌生,只看过您的相片及从母亲口中得知您的一些片段往事,也得知您以前是如何疼爱着我,照顾着我……”
9月上旬的一个午后,在北京隆福寺的一家咖啡馆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数十封家书上。薄薄的信纸上字迹各不相同,收件人是家住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的“林友恭”。
林友恭原名黄友恭,1937年出生在澎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其父黄文华是福建东山岛人,1923年在澎湖天后宫大修时应聘到澎湖负责庙宇的彩绘,从此定居台湾,成为澎湖第一代彩绘大师。黄文华的长子黄友谦子承父业,并因彩绘技艺精湛而被台文化管理机构列为“澎湖人间国宝”。
1948年,11岁的黄友恭坐船到东山舅舅家,本是一次寻常走亲戚,但没住多久,东山解放,台湾开始实施“戒严令”。接下来近40年,一湾浅浅的海峡变成无法逾越的天堑。还是小小少年的黄友恭从此远离双亲,在舅舅家住下,并随舅舅改姓林。
东山与澎湖两岛相距仅90多海里,地缘近,血缘亲。“自古以来,两岛居民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坐船渡海走亲访友、回乡谒祖、祭拜关帝,这些在当地人看来都是再日常不过的生活。”林汤安怡说。也因此,黄友恭与家人的突然分离,是当时谁也无法预料到的意外。
所幸分散在两岸的亲族一贯保持联系,上世纪70年代后期,黄友恭和澎湖的家人借助一位定居新加坡的朋友转寄信件,有了固定联络的途径。但“人肉中转站”并不牢靠,邮寄信件不仅时间长,还容易寄丢。1976年,新加坡的“中转站”因种种原因失效,联络又中断了,直到1981年,家人找到一个常驻香港的朋友帮忙,这才恢复通信。
林汤安怡拿出外公收到的一沓家书,其中一些信封上的邮票被撕掉了——这是被当年“集邮爱好者”不问自取,擅自撕下的。
邮票不见了还是小事,从信中内容来看,随信一起寄的照片、物品都曾寄丢过。
诗人木心那句“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慢》)让很多人大呼浪漫,但在现实中,对于几十年未见面、也不知还能否再相见的亲人来说,从前的“慢”并不浪漫,而是一种煎熬。家书抵万金,辗转多地、多时抵达的心意无比珍贵,中途遗失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家书藏五味:兄弟报喜 小妹“报忧”
这些手写的家书中,开头唤“恭儿”的,是黄友恭的母亲林银杏。信是别人代写的,措辞简洁,但字里行间充溢着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思念。
比如有封信附上了兄弟姐妹凑的一笔钱款,因为“据云吾儿居处破损不堪居住,内心难过不已……顺寄少些费用助你修整住宅之用。目前本地景气欠佳,故未能多助力,希望吾儿能谅解……”一位母亲在无尽关怀和无私付出之余,竟还有一些内疚与情怯。
同时,七旬老母亲也通过家书“远程教子”——教儿子识人。信里提到儿子上次寄的土特产自己没收到,叮嘱以后“不用再寄任何物品,以免损失”,顺便提醒:上次帮忙带土特产的老乡“非君子,切不可深交,表面点头则可”;这一次帮忙带信的是自己的义子,“等于是兄弟,对余十分尊重孝顺,你必须尊敬他”。
兄弟姐妹们则各自在信里介绍自己的近况:大哥新购了小楼房,二哥开了渔船修理厂,五弟搬到了高雄,和大姐住得很近;六弟在台北当体育老师,后举家移民美国;七弟附上结婚照并加上括弧“浅夸”一下自己挑选伴侣的眼光,“弟媳(尚可吧)”……
唯一“报忧”的是最小的妹妹,她促狭地向未曾谋面的兄长倾诉烦恼:“月老不把红线牵,以致婚期延误至今还渺茫不可知。”
一封封信读来,好似一家人正围坐一堂,七嘴八舌地聊家常。
当然,这些信里,所有人说得最多的,是期盼早日相聚,全家团圆。
助乡亲“寻根” 希望两岸更通畅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交流。1990年,黄友恭取道香港,重返故土,成为大陆正式回澎湖探亲第一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11岁离家的黄友恭这一年已经53岁了,父亲已经过世十多年。见到82岁的老母亲,黄友恭“扑通”一声跪下,伏在母亲膝上大哭一场。
黄家是明末名臣黄道周的后裔,加上父兄是有名的彩绘大师,在澎湖颇有声望。黄友恭后来接受福建媒体采访时回忆那次探亲的细节说,时任澎湖议长的王乾同特地过去,送给黄友恭一块手表,并郑重地对他说:“澎湖欢迎你回家。现在两岸关系好转了,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值得一提的是,王乾同与弟弟王乾发先后任澎湖县长,积极推动两岸交流。
黄友恭那次从澎湖返回东山时带上了厚厚一摞拜托寻亲的信件。接下来30多年里,来求助他的人络绎不绝。好在闽地居民的族谱、宗祠及地方志多保存完善,黄友恭积极联络探访,帮助不少人找到了祖宅、祖祠。
2014年,为编纂宗族名录,黄友恭又回了趟澎湖老家。同年7月,他的大哥黄友谦等兄弟姐妹携后辈首度踏上故土东山岛,举行了谒祖祭拜活动。
而且,那个7月,东山岛所在的漳州市成为继厦门、福州、泉州之后新一批陆客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之一,“黄友恭们”往来两岸愈发方便。
林汤安怡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其中有近年台湾的亲人多次组团过来聚会、旅游,也有她去台湾和同辈逛吃、打卡的快乐时光。“现在我和澎湖的亲戚们用微信沟通,更加方便了。但回头翻看,外公收到的这些手写家书比聊天记录截屏更加珍贵,因为它们寄送时的波折与等待,沉淀了更厚重的情感。”林汤安怡说。
今年7月,85岁的黄友恭去世。林汤安怡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一大段文字,怀念那个疼爱自己、会教自己念闽南语顺口溜、会拉二胡会作曲、写得一手好字、热心宗族事务的外公。黄友恭晚年常常帮助两岸乡亲寻亲、寻根,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族亲牵线搭桥。林汤安怡记得,“他生前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是为宗祠重建捐了两万元人民币”。
比起缅怀过去,把握当下更重要。林汤安怡说,外公近两年没能再见到兄弟姐妹,这是外公也是她最大的遗憾,希望两岸早日恢复正常往来,让重逢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