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丽新
沉寂多年的北京通州楼市,近期,部分高品质改善型住宅项目,成交活跃度提升。
据地产营销人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8月份,北京通州区新建住宅成交2945套,均价为49182元/平方米,成交金额为170亿元。从成交金额TOP20的项目来看,5个单盘销售金额超过10亿元,5个成交均价超过6万元/平方米,成交均价超过7万元/平方米的有1个,即位于通州核心区运河CBD板块的春和景明,该项目目前已成为通州楼市改善型产品的标杆,去化速度较快。
“今年以来,在‘1200万元+’量级的东部楼盘中,春和景明去化速度较快,年内单盘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元(包含已成交待网签房源)。”近日,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通州新盘时,春和景明项目营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项目去年11月份开盘,一共有132套房,主力户型为180平方米,总价区间为1300万元,现在大部分已经售完,月均销售1.5亿元以上,目前各类产品仅剩10多套。”
运河CBD规划加快落地
通州楼市,曾一度被称为北京楼市“晴雨表”。但自 “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的定位明确后,通州的产业发展开始全面提速。
在多个场合,相关部门都曾表态,“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总投资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如此估算,相当于每一天,副中心都要完成4.38亿元投资。可以说,自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后,通州就迈向崭新时代。
《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运河畔副中心金融生态圈已悄然成形,三峡集团、国机集团、北投集团、路孚特中国等500强企业进驻。据悉,包括平安、招商、农行、华夏、邮储总部、北京银行总部等多家银行在内,近300家头部金融企业竞相进驻,高知高智的城市精英加速集聚。
从发展规划看,在副中心快速蜕变的各板块中,运河CBD是建设速度最快、呈现状态最成熟的片区。政商迁址、五河七园、亚洲最大交通枢纽、环球文旅度假、自贸区发展高地等资源,七大千亿元量级产业总部汇聚,将带动40万高精尖人群进驻。
“随着副中心建设提速,产业、文化、医疗、教育以及交通等配套日趋完善,高精尖人才也正在进驻,随之而来的是‘职住平衡’需求的增加。”上述春和景明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就目前而言,与副中心未来发展价值相匹配的高品质改善型住宅供应较少 ,但实际需求较大,因此此类项目今年去化速度较快。
据合硕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通州区仅有7093套商品住宅库存,其中64%是单套面积小于12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83%住宅的面积小于150平方米。
“副中心规划落地以前的通州,缺少产业,住房供应以刚需和改善型楼盘居多,主要承接市中心的外溢居住需求。”上述营销负责人表示,在运河CBD区域内,近五年来大户型且单价“7万元+”以上的新建住宅仅有两个,除了已经售罄的珠江阙外,另一个是石榴集团开发的春和景明,但目前各类产品剩余10多套可售,预计两个月内清盘。
改善型住宅供应少去化快
“当下,结合副中心的定位及住宅市场产品供应角度而言,仍旧以刚需和改善型人群为主。”和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于对通州区未来城市价值预判来看,当下高品质住宅市场的价格与其价值处在被低估的一个状态。
从走访获悉的情况来看,多位受访者表示,新房市场表现相对稳定,但二手房仍旧是交易主力,尤其在运河CBD板块,包括高端商务公寓,总价超过1000万元的大户型改善型住宅供应相对稀缺,可售房源不多。
“今年以来,每个月能够卖10多套,销售比较稳定。”上述营销负责人表示,在通州购买单套总价“1200万元+”住宅的客群,30%来自通州本地客户,40%是来自随供职单位迁入通州带来的客群,其余可能是来自海淀、朝阳等地。购房者以私营业主、政府公职人员、银行金融高管为主,多是因区域内大面积产品稀缺,新盘较少,置业目的多为环境或面积改善,自住改善为主。
此外,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还发现,在距离春和景明约3公里外的金融街武夷融御也正在售。“二期房源销售价格在6.2万元/平方米至6.8万元/平方米之间,户型面积为125平方米至180平方米之间为主。”该售楼处销售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可能由于记者到访楼盘时是中午,并没有在售楼处看到购房者,销售人员接待客户态度也很冷淡。但从年内成交数据来看,该盘今年前8个月成交27亿元,目前为通州区内单盘成交额最高楼盘。
至于通州楼市接下来的走势如何?有不愿具名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规划产业量级角度看,参考北京国贸CBD、上海陆家嘴的发展轨迹可知,运河CBD板块房价有望突破‘10万元+’,若产业全部落地,区域内房价将会上浮,但仍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