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Facebook完成了在播客战场的大步行军与火速撤退。
据彭博社报道,Facebook在一份最近发给音频合作伙伴的说明中指出,Facebook将自5月初阻止创作者添加新的播客内容。从6月3日开始,Facebook平台上的播客功能将被删除。同时下线的还有短音频服务Soundbite。
而相关功能,自去年6月起才由Facebook陆续推出。
疫情期间,“耳朵经济”迈入发展 “黄金时代”,全球音频市场增速惊人。音频社交平台Clubhouse仅耗时一年,就让估值站上40亿美元,让不少科技巨头眼热。
Facebook也跟风推出了多项音频功能和服务。其中包括直播语音房Live Audio Rooms、“语音版抖音”Soundbite,以及Facebook平台上的新增播客功能。
当时,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非常看好音频市场。在宣布Facebook一系列进军音频市场的计划时,他曾表示未来几年内将投入大量资源。“我们认为音频将会成为一流的媒介,在整个音频领域可以开发各种不同的产品。”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全球播客市场仍然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才刚入局的Facebook却想“转身离开”了。
据彭博社报道,在竞争日益激烈、股价急剧下跌的情况下,Meta对播客业务的兴趣正在减退,转而将重点放在电商、元宇宙和短视频项目。
01
不到一年就遭冷落
去年6月,Facebook首次在平台上推出了播客功能,暂时仅对美国地区用户开放。
播客内容被归类在新增的“Podcasts”标签下。用户可直接收听播客,并对播客节目中不超过一分钟的片段进行截取和二次编辑,通过Facebook平台分享发布,以增进节目传播效果。
Facebook表示,将不会从播客产生的任何收入中抽成,但保留在其平台上传播内容的“衍生作品”的权利。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诞生的播客业务,Facebook一度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
据彭博社报道,Facebook不仅和一些明星创作者签订了协议,还赞助了美国播客业内的最大会议之一——播客运动,以扩大影响力。Facebook的产品经理甚至出现在行业节目“新媒体秀”上,鼓励更多播客入驻平台。
同时,Facebook还启动了一个创作者培训项目,委托外部机构,协助培训不同背景的创作者通过Facebook平台来制作自己的节目。
但随着播客业务优先级的改变,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据悉,Facebook继去年8月赞助了播客运动之后,没有再赞助大会的分支活动,也没有再派人参加相关活动。
此外,一些最初签订协议参与音频节目的创作者未获续签,而其“创作者培训计划”也从未真正落地。
逐渐失去Facebook重视的播客业务,终于在诞生一周年时迎来了业务“终结”的消息。
The Verge引述Meta公司一位发言人的话指,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迭代音频优先体验,Facebook决定简化平台上的音频工具套件。“我们正在不断评估我们提供的功能,以便我们能够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体验。”
Facebook在说明中表示,关闭播客和Soundbites的决定不会直接向公众宣布,而是由播客创作者决定如何告诉他们的听众。
02
音频市场的“黄金时代”
去年,Facebook大举进军播客为代表的音频市场时,正值全球掀起“耳朵经济”热潮。
诞生于21世纪初的播客,近年凭借惊人增速,迈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疫情期间,全球播客市场增长势头异常强劲。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在2019年全球播客市场规模仅92.8亿美元,而光是2020年3月到4月的疫情期间,就实现了42%的增长。预计到2027年,全球播客市场规模将达到605亿美元。
疫情居家令下,全球播客创作者和听众都相当活跃。据My Podcast Reviews数据,2020年4月,全网产出了约8.2万集播客,而此前的产量是每月约5万集。
播客搜索引擎Listen Notes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2日,全球有超过283万个播客。其中,仅2020年一年,就新增了超过95万个播客,而2021年新增播客数也有约90万。Omdia估计,到2025年,全球播客听众将从2019年的8亿增长到20亿。
图源:Listen Notes网站
热潮下,播客也成为全球意见领袖与受众建立连接的新方式。各大播客平台纷纷签约名人入驻,进一步抢占受众市场。
其中,Spotify先后与奥巴马夫妇、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以及金·卡戴珊等知名人士达成独家播客协议,并斥资1亿美元买下美国著名喜剧演员Joe Rogan的播客节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苹果和亚马逊播客平台则分别签下了奥普拉·温弗瑞和威尔·史密斯等名人。此外,比尔·克林顿、希拉里等选择入驻I Heart Radio平台并推出自己的播客节目,西班牙前首相费利佩·冈萨雷斯则在Podimo平台开通了自己的播客账号。
得益于“耳朵经济”的火热,2020年4月才上线的音频社交平台Clubhouse,在仅仅一年后就达到了每周活跃用户1000万,估值直接站上40亿美元。
包括Meta、苹果、谷歌、亚马逊在内的不少科技巨头,都希望在大火的音频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播客内容制作和相关广告公司成了各大巨头争抢的对象。
03
巨头也面临盈利难题
但如何将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始终是播客行业要面对的难题。
Edison Research数据显示,虽然播客是成长最快的广告媒介之一,但其广告收入规模仍然很小。即使每月有超过9000万人收听播客,整个播客产业带来的广告收入也不到10亿美元。2021年,全球播客广告收入约13亿美元,仅相当于一部好莱坞大片的票房收入。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播客广告商难以获取广告投放效果测定和归因。播客的音频特性,让追踪广告流量来源成为难点,广告商缺乏精准详细的转化数据报告,无从得知广告的投放效果和回报率。
近年,不少播客平台正努力让平台上的广告投放效果更加“可视化”,借此增强其对广告商的吸引力。
以Spotify为例,自2019年起,Spotify就豪掷近数十亿美元,先后收购了Gimlet、Anchor、Parcast、Megaphone等大批播客内容制作公司和广告技术公司,并推出了自主广告投放服务,以推动播客广告业务。
其中,播客托管服务公司Megaphone的业务范围涉及播客内容制作、发布、变现以及数据监测。Spotify表示,将使用其平台技术来制作有针对性的广告,并将向第三方播客发行商提供其专有的广告监控工具。
今年2月,Spotify又将播客广告测定服务公司Podsights和播客分析平台Chartable收入囊中,以帮助广告商获得更好地测定博客广告效果,并让发布者能够通过受众洞察和促销工具,了解和扩大播客受众。
这确实了有效带动了播客广告收入的增长。2021年第二季度,Spotify上的播客广告收入增长了627%。在同年第三季度的一场电话会上,Spotify表示播客变现带动广告收入超出预期,且由于Spotify平台上的品牌广告占比较大,受苹果iOS隐私政策影响不大。
但若算上投入的成本,即使是Spotify的播客业务增速,也不能使投资者们满意。
在2022年一季度的财报中,虽然Spotify号称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广告支持收入”,但由于其将所有与播客投资相关的内容成本记在了广告支持业务中,收入增长被更大的支出所抵消,广告支持业务的毛利率转为负数。
利润释放速度过慢,加上整体广告投放市场的收缩,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播客的长期价值。
但Spotify管理层认为,若以最终实现的用户订阅价值(用户时长、每小时订阅创造的收入)来评价一项投资回报,播客的长期价值仍非常受公司认可。
播客行业赚钱不易,对Facebook来说,想要挑战由Spotify和苹果多年深耕而主导着的播客市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在利润下滑、总支出不断缩减的情况下,“红火但是不好赚钱”的播客,在Facebook的业务优先级排序上,势必要被重新度量。
Meta 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同比增长7%至279.08亿美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1%至74.65亿美元。
而从去年到今年,Meta已经连着两次下调了2022年的预计总支出。从910亿至970亿美元,先是下调至900亿至950亿美元,又在今年第一季度再次下调为870亿美元至920亿美元。
此外,受宏观经济和苹果隐私新政出台等影响,一些广告商正在逃离Facebook平台,仍然留下的广告商,投放预算也在收紧。
自2021年苹果发布新版iOS 14.5后,Facebook等App追踪用户信息以精准投放广告的功能受到限制,获客成本随之上升,不少广告商转投其他广告平台。
Meta CFO在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中指出:“我们从广告商那里听到,成本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等宏观经济挑战正在影响广告商的预算。”而今年的俄乌冲突等原因,也导致广告商在Meta平台的支出进一步减少。
面对预算缩减,广告商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而相对短视频和电商平台的广告投入产出比来说,播客平台还是欠缺了一些吸引力。
Spotify和苹果也在尝试广告以外,播客的更多盈利手段,例如付费订阅。去年,两家先后在局部市场推出播客付费订阅功能。
苹果平台上创作者若想上线付费订阅内容,每年需向苹果支付19.99美元,此外苹果还将从订阅收入中抽成,第一年抽取30%,此后每年15%。
而Spotify为了吸引创作者,允许其保留100%的订阅收入,直到2023年才计划抽成5%。显然,Spotify并不寄望通过在短期内通过付费订阅,来实现播客业务的快速变现。
此外,对习惯了“免费”听播客的听众来说,付费订阅将如何影响受众及创作者,目前言之尚早。
面对大火的市场,难以快速变现的播客业务,或许让讲求效率的社交巨头Facebook“无从下口”,更别提在播客业务的发展道路上,还要面临两大对手Spotify和苹果的夹击。这让一时兴起的Facebook,最终不得不“败兴而归”。
注:文/麻吉,文章来源:霞光社,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