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恐怖片来说,《咒》的惊悚氛围做得相当出色。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观众仿佛就跟在摄影机背后记录着一切,那种恐怖感几乎就在自己身边。很大程度提升了影片的真实感和观众的代入感。比如,朵朵从顶楼跳下的那段。我们看着朵朵一会儿出现在镜头中,一会儿游离于镜头外。不知道在和谁说话。突然走上天台,爬上围栏。最后,一跃而下。主观镜头之下,观众就像现场的亲历者。为朵朵的每一步动作而担心,也为那个并未出现在画面中的“坏坏”而感到毛骨悚然。
再来,伪纪录片的方式还可以回放拍摄视频,察觉肉眼察觉不到的举动。原本画面只是闪现一下,朵朵就不见了。这些都是这部片现实感的来源。甚至导演为了让观众能够完全沉浸于影片中,还增加了许多互动和视觉错觉效果。只要你跟着它走,就会越想越后怕。
当然,这部片最顶的地方还在于宗教民俗元素。和欧美恐怖片追求血肉横飞的感官刺激不同。我们中式恐怖片更习惯塑造阴森诡异的氛围,追求一种回忆起来仍然毛骨悚然的余韵。所以,民俗故事,都市传说,宗教元素,往往都是中式恐怖片的常用素材。
其中,最让人细思极恐惊艳的是关于“名字”的设计。在影片中,名字是佛母控制人的关键。在若男他们祭拜时,佛母拿走了他们的名字,甚至是若男肚子里孩子的名字。大姑婆提醒他们。真名奉献以后就不能使用了,甚至连在心里想起也不可以。因此,在阿原叫出阿东真名时,死了,若男父亲念出自己的名字后,死了。知道名字就会被找到杀死。这让人想到什么?想到都市传闻“半夜有声音叫你的名字千万不要回应”。名字是一个人存在的象征,献出名字,也就意味交出了灵魂。
那回到最开头。为什么说这部片就是个陷阱呢?明面上看,若男慈母心切,为了救女儿。可实际上。这名母亲,并没有那么简单。她接回朵朵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教她读自己的真名:陈乐瞳。我们知道,朵朵的名字早在胎儿时期就被献祭给了佛母。因此,在朵朵知道并读出自己的名字后,家里就开始发生各种诡异事件。
并且她为什么要在6年后把朵朵接回来?为什么要在寺庙大师警告朵朵7天7夜不能喝水进食后给朵朵喂凤梨?而影片最后,我们得知,她其实早就拜访过云南大师。知道佛母和咒语的一切。所以。若男在片头那支名为母爱的“救命”视频,其实更有可能只是一个自私的诅咒。
这是第一层,若男的陷阱。还有第二层,导演设下的陷阱。这就得聊到这部电影上的热搜——晦气。为什么会觉得晦气?
因为这个咒语并不是若男所说的祝福,而是一种诅咒。影片结尾,无路可走的若男只能请求屏幕前的我们和她一起念下面这句咒语。集齐力量,化解女儿的不幸。若男将诅咒传递给了屏幕前的观众。很多人觉得被冒犯了。
但其实越晦气,也就说明这部电影越成功。就如导演在采访中提到关于黑佛母脸的设计:有毒的,有害的,让人不舒服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犯禁。以往《午夜凶铃》《厉鬼将映》等恐怖片也都用过。目的是模糊影视和现实的边界,让你看完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影片的后劲儿。而当你直观感到不爽时,导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实,虽然剧情节奏上还有瑕疵。《咒》可以算得上近几年华语恐怖片中高质量的作品。
能理解有些观众看完觉得受到冒犯。但绝不要因为一句“晦气”就全盘否定这部片。一部恐怖片。目的就是让人体会到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能做到惊悚瘆人就已经完成使命。如果这次因为“晦气”就大打差评。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