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看见”和“理解”青春期的朦胧和冲动。
据媒体报道,杭州求知小学的徐丹老师最近发现,班里六年级的孩子开始看言情小说了。作为一名有着14年教龄的资深班主任,她表示,以前也有个别学生会看,但现在却成了“小气候”。一时间,小学生该不该看言情小说,冲上热搜。
此事本不值得拍案惊奇。《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写道:“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六年级也算“小大人”,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有幻想、有憧憬、有好奇,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与徐老师的过度紧张相比,网友的态度大多是过来人的理解和宽容。大伙儿纷纷留言力挺,称没有言情小说的青春期是不完整的,我们小时候也看。
回首懵懂的青春期,谁不曾陷入言情小说的甜蜜。犹记得,笔者的初中年代,电视机里热播《还珠格格》,原著小说也在同学间热传。女生们争先借阅,都想提前知道结局,书页都被翻到毛边。
琼瑶、三毛、梁凤仪……造就了一批小小书迷。写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巧借古诗词精华为己所用,颇具观赏性。以琼瑶为例,《还珠格格》那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改编自名篇《上邪》。歌词也是意境幽远、值得细品,一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让人如临画景。
就此来看,将言情小说视为洪水猛兽,实在大可不必。翻看优质作品,不仅收获浪漫旖旎的情节、深沉厚重的情感、悲怆迷离的故事,还能提升文笔和写作能力。
当然,之所以对言情小说“另眼相看”,主要是家长和学校担心孩子“早恋”,甚至过早尝试禁果。其实,在信息开放的当下,与遮掩回避相比,提前普及性教育,才不会让孩子踩中“雷区”。对言情小说一律说不、盲目封堵,并非应有的保护,有悖人性的压抑,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叛逆。
当然,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也不能盲目“开闸泄洪”。时下,不少“言情小说”打色情擦边球,情节露骨、少儿不宜。低龄作者涌入,文字功底不够,狗血剧情来凑,甚至错别字、病句连篇。对此,家长、出版机构和监管部门都要做好“把关人”,共同为孩子的“开卷有益”保驾护航。别让所谓的“青春文学”伤了“青葱少年”。
对待小学生看言情小说,不妨多点过来人的共情、化堵为疏。抱着平等尊重的态度,陪孩子一起读书,甄选更优质精良的读物,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看见”和“理解”青春期的朦胧和冲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