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袁秀月)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大树,需要充足的阳光、水、空气和养料。但是,如果这粒种子落在新疆的沙漠中,该怎么顺利长成一棵树?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康知道这有多难。从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转战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致力于新疆荒漠化治理和绿洲生态建设。
多年来和沙漠打交道,养成了刘康不怕吃苦的劲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再困难的研究项目,只要交给我,我从来没有退缩过。”
习惯了吃苦的“林二代”
1986年,刘康从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前身)毕业,分配至新疆林科院工作。刚刚进入社会的小伙子,第一份工作的“办公地”就是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流沙面积增加近9000平方公里。
沙漠里风沙极大,自然环境恶劣。但对于研究者来说,这里却是非常好的地点,通过连续几年的蹲点,他们可以在原生态环境中研究出植被的自然恢复情况。
“比如梭梭,在自然条件下,它怎么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树,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这要研究土壤盐分,研究气候变化等等。”刘康说,他曾多次骑着摩托车深入沙漠腹地调研,也曾遇到沙尘暴,凭着经验才脱离危险。
说起沙漠中的工作,刘康似乎并不觉得是件苦差事。这也跟他的家庭有关,他是个“林二代”,父亲刘钰华自1961年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分配来疆后,一直从事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工作。对于沙漠,刘康无比熟悉。
刘康学的是园林专业,大学期间,由于家庭条件困难,他经常利用暑假到科研站点勤工俭学,辅助科研人员做做监测,打打零工。
“那时去野外考察,我们要每隔2小时对风沙移动情况、风速、湿度、积沙情况等进行观测,闹钟一响,就要赶快起床去观测,有时候住在拖拉机上,有时候嫌麻烦就直接在沙漠找一块平地睡。”刘康说,这是他父亲常年工作的环境,但他父亲经常乐呵呵的,从没把这当回事,这给他很大影响。
1987年,作为新疆林科院150团治沙研究站的唯一留守科研人员,刘康带领8名团场职工,在国外学者认为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不可能存在人工绿洲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纵深,管护、监测着一条近10公里长的由桥灌草构成的防风阻沙基干林带,茁壮健康的林带保障了团场农牧业连年丰收。
“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我跟8个伙伴团结一心,做好了科研工作,这段经历对我来说终身难忘。”刘康说。
可持续的造林防沙
与此同时,这段经历也为刘康之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在他看来,在沙漠中,一粒种子要长成一棵树苗,需要天时地利。科研人员的工作就是通过研究分析,为一粒种子的生长全程保驾护航。
例如,沙漠中异常干旱,但每个月的降雨情况又不同,可以在较为干旱的月份进行人工降雨;沙漠大风对树苗有摧毁性影响,可以通过在树周边种草的方式固沙防风保苗;幼苗难以成活,可以育苗培养好根系再进行移栽……
在刘康看来,造林治沙并不能全靠人工干预。“如果大肆挖沟开渠为树木浇水,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人工措施一旦消失,它可能又会变成一片荒原。”他认为,只有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荒漠化治理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句话背后,也包含着刘康多年的实践探索。1992年,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他的滴灌节水造林配套技术研究成果,在新疆沙区铁路、公路的防沙治沙,荒山绿化和经济林基地建设中大规模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他历时14年研发出“准噶尔盆地南缘生态修复与绿洲防护体系建设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成果,已陆续在新疆昌吉州、新疆博州、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大规模推广,护田增产效益达22.7%-33.6%。
近年来使欧洲梨产业崩溃的梨火疫病传入新疆,刘康带领团队历时3年应用生态学原理研发“一种香梨病害的防治方法”,能有效遏制风媒、虫媒、灌溉和施肥传病,有效降低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率。
“在跟荒漠化斗争的过程中,我也苦恼过,动摇过。但一想起林草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初心和使命,总有使不完的劲。这些年来,不管是我们的科研条件还是待遇都在提升改善,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行业前景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刘康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