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在“健康管理半月谈”活动中,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联合推出“健康保险人群的风险防范和健康管理”话题,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健康保险人群的风险防范模式,交流健康管理服务的经验,并发布了《2022保险人群健康观察与健康风险防范报告》,提供健康风险防范应对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伴随着中国医疗体系改革持续深化,商业健康保险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已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11年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为692亿元,到2020年达到8173亿元,这说明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年来,健康保险发展比较快。”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说,“健康保险的保费所占比重,2015年占到9.9%,最近这两年占到18.8%,翻了将近一番。”
在此过程中,各大健康保险公司把健康管理业务作为健康保险服务体系的关键布局之一,通过互联网大健康科技平台的智慧健康与大数据赋能,开展多元化的线上线下健康管理服务。比如,中国平安推出了乐健康指数工具、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等健康管理工具,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健康保障的选择。
“健康管理为健康保险提供了发展新思路和风险管控的手段,健康保险又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服务支持和资本支撑的渠道。”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姚军说,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都不能仅仅盯住“疾病”,而要紧紧盯住“健康”,强化健康管理,优化保险力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在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管控上做文章,在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上下功夫,为购险者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介绍了健康管理三步曲:“第一步,健康信息的收集;第二步,评估,所谓健康,就是根据所收集的信息,通过一套数学公式、计算软件评估罹患主要慢性疾病的风险;第三步,进行健康干预。这三步曲是健康管理的金标准,也是真假健康管理的试金石。”
“健康保险要利用健康管理这个手段对保险客户进行慢病的预防和控制。”陈君石说,“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类似,我国健康管理领域的发展,也是在健康保险产业发展的推动下起步的。”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死因中88%是慢性病,所以对于健康保险公司来讲,风险防范的主要目标应在慢病防控上。在当前阶段讨论健康保险人群的风险防范、慢性病的防控,这是一个主要的内容,而健康管理就是最有效的手段。”陈君石说。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表示,长期来看,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型过程中,商业健康险作为私人属性的产品,应该比社保更灵活,也可以延续社保的范畴。从国际上来看,商保有替代型、补充型和附加型这三种类型。补充型又分为服务补充和费用补充。在服务补充里,应该从医疗向健康拓展。
熊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