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逾24亿吨!——“数”说我国陆上最大油田“三变”端牢能源饭碗

  新华网哈尔滨9月26日电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被发现。63年来,这个我国陆上最大油田累计生产原油逾24亿吨,占国内陆上同期原油总产量约40%,为中国经济巨轮提供了澎湃持久的动能。

  肩负着“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重大责任的大庆油田,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加快“科技油田”“绿色油田”“数字油田”转型建设中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为端牢国家能源饭碗再作贡献。

  钻透约360座珠穆朗玛峰:永葆“精神”活力铸石油工业丰碑

  截至2021年底,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累计打井2491口,总进尺318.3万米,相当于钻透约360座珠穆朗玛峰。

  数字的背后,是大庆油田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一个生动注脚。

  1205钻井队——这支“铁人”王进喜曾带过的队伍,在为国寻油的路上不停歇。

  松嫩平原,一处高耸的井架上,“铁人队伍永向前”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井架下,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和队员们生龙活虎,他们耐住寂寞、经受考验,把一腔热血投入到艰苦的工作当中。

  又何止是1205钻井队。63年来,大庆油田的一代代劳动者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总结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形成于石油大会战年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辉。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铁人”从未走远,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今年9月,采油六厂喇I-II联合站污水干线突发穿孔,抢修现场情况复杂,干线在多根管线和电缆正下方,挖掘机上不去。

  “机器能干的我们就能干,机器干不了的我们也能干!”在场员工无人退缩,他们站在泥水里锹挖手掏,仅用1个小时就挖了1米多深。在不停产的情况下,两个小时完成抢修。

  “稳油”还要“增气”,大庆油田加快从“一油独大”向“油气并举”跨越,让“能源粮仓”更殷实。

  今年3月,国家重点工程——四站储气库群正式开启注气,日均注气量达到156.47万立方米。

  “我们最大限度发挥储气库调峰增销保供能力,四站储气库群实现提前注气。”大庆油田开发事业部储气库开发管理科副科长汪长浩说。

  63年来,大庆油田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继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之后,年产油气当量始终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截至2021年,累计生产原油24.63亿吨、天然气1462.23亿立方米。

  走过数十载风雨,大庆油田为共和国工业铸造了一座不朽丰碑。


  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石油科技王国”不断超越基业长青

  在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找到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三次采油技术重大突破,可在传统水驱技术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

  “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持续创新史。几代石油人以持续不断的创新成果,筑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科技基础。

  在石油界,一次采油是指靠地层天然能量将油采出来,二次采油通过注水将油“挤”出来,三次采油依靠化学剂把油“洗”出来。

  大庆油田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大胆质疑外国专家的“温和注水”“均衡开采”理论,提出“非均质”开发理论和“高效注水开采”方法。二次采油技术的不断提升,为大庆油田实现年产5000万吨高产稳产目标奠定了基础。

  随着石油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三次采油技术被“卡脖子”的现实,大庆油田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带领团队展开奋力攻关,在历经5600多次试验后,研制出了国产表面活性剂,实现了三次采油技术重大突破。

  截至2021年末,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连续20年产量超千万吨,三次采油累计生产原油2.86亿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三次采油之后,油层含水率已接近98%,相当于“水中找油、水中捞油”,大庆油田目前探索的四次采油技术,是一种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可充分挖掘油藏潜力。

  “大庆油田四次采油技术已经实现地质认识、驱油机理等多方面的突破,为进一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提供了有益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杰成说。

  自1959年9月大庆油田被发现以来,一代又一代大庆石油人始终致力于科技自主创新,孜孜以求打造“石油科技王国”,迄今已3次问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累计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百余项。

  现在,“63岁”的大庆油田依然保持年产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的高水平成绩。

  每年约6亿吨含油污水“零排放”:减污降碳驶向“绿色未来”

  每年大庆油田需处理的含油污水约6亿吨,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油田持续建设含油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将处理达标的含油污水全部注回油层。

  含油污水实现了“零排放”,回注油层也解决了原油开采后地层支撑力变弱的问题,“废液”变“补水”,一举两得。

  金秋九月,在城市湿地芦苇的掩映中,数万台“磕头机”分散在大庆各个角落,有节律地“摇摆”。举目远眺,蓝天、白云、水系环绕,几代石油人在建设一座石油城的同时,也保护住这里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和油田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大庆油田,二氧化碳驱动采油等技术也不断成熟,超百万吨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减少了碳排放,实现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隶属于大庆油田的榆树林油田,工作人员正在中控室监控二氧化碳驱油设备。场院内,数个大型二氧化碳储液罐耸立在支架上,这些二氧化碳原本是工厂的尾气,现在可用于助力采油、减少污染。

  “工厂产生的许多二氧化碳,在别人看来是废气,在我们看来是‘宝贝’。”大庆油田新能源项目经理部经理庞志庆说。

  大庆油田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正大力推动风、光、气、电融合发展,开发工业余热及地热利用等新能源技术。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替代率20%以上。

  “绿”赢未来,“智”造油田。

  在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生产管理中心,操作员通过油井回传的实时数据,发现10公里外一口井的数据异常,立即下达洗井指令。

  “过去我们洗井,洗多长时间、洗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通过经验来判断。现在通过参数变化,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洗哪口井,工作效率提高了。”维修班热洗工李国欣说。

  全球能源产业正面临全方位、颠覆性深刻变革。近年来,大庆油田大力推进“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三步走战略,目前数字油田初具规模。

  “今天的大庆油田,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在努力建设百年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党委书记朱国文说。(完)

文字:强勇 杨喆 何山

视频:何山

摄影:王建威 王松

统筹:颜秉光

编辑:李国红 才萌

海报:董云竹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