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9月27日电 (阚力)不足500万人口的中部城市许昌,是河南省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河南的温州”。
十年来,许昌市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翻番,经济总量居河南省第四,综合实力稳居该省第一方阵,所辖县(市)全部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
那么,这座不临江、不靠海、不沿边的中部城市,如何实现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居河南第一?这片面积居该省第十三位的土地,何以源源不断引得客商来?
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27日举行“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向与会记者表示,许昌民营经济之所以蓬勃发展,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功不可没。
他称,许昌市一直坚持把市场主体满意作为“金标准”,全力以赴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
“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史根治介绍,去年以来,许昌创新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市县两级选派5300余名干部,实现“四上”企业、重点中小微企业和“双创”团队全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全帮扶。
在许昌,每月的10日、20日为市、县两级助企联乡帮村工作日,党员干部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建立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目前,许昌市2033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1376项实现“即来即办”,2071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比89.65%;企业开办零成本,全流程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史根治表示,许昌市民商事案件随机分案达到90%以上,商业纠纷案件审判平均30天内办结,涉企类买卖合同新收案件当天领卷,一周内开庭,平均45天内办结。
此外,许昌市全面整治“新官不理旧账”及政府失信违诺问题,以诚信政府引领诚信社会建设。同时,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守信者处处便利,失信者寸步难行。”史根治语气坚决地说。
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是决定市场主体能否舒心,能否长久,能否为当地引来“金凤凰”重要一环。目前,许昌正在加快打造“智慧岛”、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载体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在生活配套上,许昌市已经形成养老服务、智慧阅读、休闲健身等9个“15分钟民生服务圈”。
近些年,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许昌的市场主体不断走出去、引进来。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和企业、机构,与许昌本土企业展开深入合作。这得益于该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十年间,该市累计进出口1389.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一成,外贸企业达到600家,年均增长4.6%,产品出口到130个国家和地区。
许昌市政府市长刘涛在发布会上举例,许昌市瑞贝卡集团、万里集团等20余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立境外企业(代表处)40家,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累计达3亿美元。
那么,如何引进来?许昌市在连续多年举办三国文化周、钧瓷文化节等大型节会活动的基础上,围绕许继等龙头企业、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园区,采用以商招商等新模式。
目前,许昌市已吸引瑞士迅达、德国欧绿保、法国圣戈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浙江振德医疗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刘涛举例称,位于许昌市的全省首个德国独资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百菲萨电炉除尘灰项目,从参观考察,到开工建设,仅用了220天,该项目现已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8亿元人民币。
据悉,今年1至8月,许昌市共组织招商小分队119批次,洽谈项目229个,引进省外资金343.1亿元人民币。
其实,便捷的交通物流体系也是许昌市引得客商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京广、郑合、郑渝3条高铁线在许昌组成“川”字形,以及以京港澳、盐洛等6条高速为支撑的“米”字形高速公路网,让许昌成为中部乃至全国现代物流最便捷的地区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