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出现5个症状,警惕是艾滋病“找上门”
感染HIV后,身体免疫系统被削弱,这些感染在各阶段都通过皮肤有所反馈。
1、脂溢性皮炎
患者感染艾滋病后早期,皮肤的非感染性症状以脂溢性皮炎为主,主要影响面部、头皮。
皮肤异常干燥且顽固性瘙痒,可以看到多形性的红斑,还可能有鱼鳞病等症状表现。
2、红色丘斑疹
在感染2—4周内,病毒在体内迅速繁殖,患者伴有严重流感样状。
急性期多出现红色丘斑疹,集中于面、颈、上胸部,可引起瘙痒。一般在发热后48小时出现,通常可以维持5-8天。
3、反复发作的疱疹
随着病毒侵入期越长,免疫系统已经“分崩离析”。在艾滋病期,患者口腔处会有疱疹反复发作。
此疱疹为念珠菌感染,常见于舌、软腭、颊粘膜、齿龈处为灰白色的膜状物,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念珠菌食道炎。
4、银屑病
俗称“牛皮癣”,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病人皮肤处会出现一块块异常的红斑鳞屑皮肤。表现为皮肤会发红、发痒、以及脱屑。
银屑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疾病,部分艾滋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免疫系统重建,会发生炎症反应,银屑病就是其中之一。
5、皮肤瘙痒
在HIV感染者中,瘙痒性丘疹样皮炎也是常见的症状,常出现在腿和手臂。因剧烈痕痒,反复挠刮,导致出血感染。
二、艾滋早期的全身症状不要忽视
感染艾滋病毒后,除了较为明显的皮肤症状,也有不少与流行性感冒样相似的全身症状。
患者会反复持续低热,常伴有寒战、盗汗、疲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反复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全身淋巴结出现没有原因的肿大,且质地坚硬,偶尔会有压痛感等。
由于艾滋病毒的干扰,患者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体重短期内急剧下降。
因此,当反复出现以上症状,且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仍无起色时,应立即警醒,立即就医。
三、高危行为后抓住“阻断”黄金时间
艾滋病看似离我们很远,然而某些高危风险可能就在你身边。虽说正常的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艾滋病毒,例如吃饭、蚊虫叮咬、拥抱、接吻。
但是这个病毒可以通过性、母婴、血液三种方式传播。包括:同性、异性的X接触,宫内孕育,母乳哺乳,共用针头静脉注射器,不规范拔牙等等。
如果明确有HIV高危暴露,是不是只剩被动了?非也,还有一种“后悔药”——HIV阻断药可以用。
HIV阻断药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它可以阻止艾滋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感染扩散。
阻断药的成功率与使用时间呈正趋势。越早服用阻断药,药物的血药浓度越早升上去。
最佳的阻断时间是暴露后2小时,成功率一般可达到99%;之后成功率逐渐下降,但在72小时内,阻断效果依然有效。
四、防艾从现在开始
即使有后悔药,但药物的作用仅是补救措施,若想要避免HIV病毒感染,关键还是预防。
首先是使用安全套或杀微生物剂。安全套是预防X病传播最好的屏障,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十年感染的机会小于10%。另外,坚持使用杀微生物剂也可起到阻断病毒的效果。
其次是X病治疗。一个人如果得了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X病,意味着患者皮肤黏膜发生炎症,HIV就更可能穿过黏膜找到激活的CD4淋巴细胞,进入人体大规模繁殖。因此积极治疗性病也是预防的关键。
最后是高危行为的前、后预防。许多缺乏艾滋病常识的普通人没有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性。如果能预测到高危行为,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而高危行为后,则要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
皮肤是抵御外来影响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状况的变化,常被视为HIV进展的指标。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皮炎等症状,且反复发作,一定要引起重视。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