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品的三个视角

我在讲选品课时,经常给学员提醒,除了要有以市场为导向的选品思路打底,具体的方法可以借助于Best Sellers二阶递进选品和优秀店铺交叉复制之外,还可以沿着人、场景、上下游进行思考。

比如,作为一个钓鱼爱好者,他的必备工具有哪些?

比如,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厨房,需要的必备用具有哪些?

再比如,养一条狗养一只猫养一只仓鼠,全生命周期中可能要用到什么?

如果能够沿着这样的思路,加上稍微的商业认知,谁都可以在任何一个细分的领域里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可实际的情况如何呢?

我们有太多的卖家,要么懒得思考,要么懒于行动,总是叨叨一句话:选品真难。

不行动,什么都是难的。

一个卖家在运营过程中如果心理上没有责任感,是打造不起来任何产品的。

当然我也会经常向所谓的“选了很多产品却选不出任何好产品”的卖家发问:给你一张白纸,你能一口气写出500个你关注过的产品品名吗?

绝大多数人是NO。

很多人,习惯性地用抽象的内容掩盖自己具体行动上的不够。

如果行动没保证,大概率来说,也不会有结果。

还是那句话,量大是制胜的关键。

再补充一句话,数量是最重要的质量。

接着说下一个话题,可以用选品工具来进行选品吗?

当然可以。

但能够只用选品工具来选品吗?

肯定不行。

因为第三方工具只能提供数据,不能提供感受。

而相对于数据来说,感受更重要。或者说,更全面的表达应该是,在数据的基础上必须有自己对产品、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感受,才能决定一款产品是否能够打造成功。

比如,很多人会开车,但对于一个只会开自动挡的人来说,面对一辆手动挡的车,不但找不到驾驶的乐趣,反而更多的像一个傻子。

关于选品中的手工数据分析和第三方数据抓取,是同理。

所以,很多卖家问我,怎样能选出好产品? 我的建议就三点:

第一、学习。

你得知道选品的基本逻辑,不学习的“纯天然、无污染”的原生态选品法有可能让你掉进选品的大坑里,连底裤都给你亏没了。

第二、实践和验证。

基于学到的方法,采取大量的行动去练习、去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用刻意练习的状态把自己对产品的直觉培养到几乎可以“自动驾驶”状态,即看到一款产品,立马能够感知到要关注的点,潜在市场、潜在风险、重量、尺寸、费用等等,不需要多么精准,但必须保有基本的意识,但很多卖家是什么状态?“啊,还需要考虑这些呀?我不知道耶。”傻白甜式样的微笑露出八颗牙解决不了赚钱的事。

第三、借助于工具做辅助。

掌握了选品的底层逻辑,用手工的方法选出产品,再借以第三方工具进行更全维度的数据分析,或者通过第三方工具选出一款产品,再通过手工的去做一些基本的论证来培养体感,在此基础上,将该产品纳入选品池,成功的几率高一些。

注:文/老魏,文章来源:跨境电商赢商荟(公众号ID:dianshangwin_com),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